
8月24日,由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主办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合富中国协办的“耳鼻咽喉内镜微创手术规范化体系学术会议暨手术沙龙”在广州成功举办。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、广东省人民医院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十余家医院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,围绕内镜微创手术规范化体系展开深度研讨。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沙龙通过手术医教研数智化平台“迈塔威”实现全国直播,吸引超2.2万名医务人员在线参与,成为实现耳鼻喉领域技术下沉与资源共享。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杨海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,本次学术会议以三大核心目标为导向:一是搭建开放交流平台:通过手术演示与实时互动,促进专家间的经验共享与技术碰撞;二是验证数智化平台效能:首次应用“迈塔威”手术医教研数智化平台,实现8路同轴录制、远程支援、语音及圈画双向沟通等功能,并同步完成影像数据的数字化存储,为科研与教学提供支撑;三是启动多中心研究课题:联合省内多家医院开展“耳鼻咽喉内镜微创手术规范化体系”多中心研究,旨在制定技术标准、推动基层技术普及,提升整体手术质量。
会议期间,杨海弟教授团队通过“迈塔威”平台直播演示了三场高难度手术,并同步发起现场专家讨论:右侧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、耳内镜下CO2激光辅助下人工镫骨植入术、右侧骨锚式助听器(BAHA Attract)置入术。
一上午的会议中,手术室与会议室的互动热潮此起彼伏,成为本次沙龙最鲜活的注脚。在首台右侧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演示中,杨海弟教授通过“迈塔威”平台实时传输内镜画面,其操作细节纤毫毕现地投射至会议室大屏。当教授轻推电极至耳蜗鼓阶时,会议室中,现场专家立即通过语音就植入路径与教授互动,这一来一回的“云端协作”,仅耗时十余秒,却凝聚了多位顶尖专家的集体智慧。
整场沙龙中,“迈塔威”平台的双向圈画、语音标注、多屏联动等功能,将传统“单向观摩”转变为“多向共创”。专家们或低头凝视屏幕勾画重点,或举臂指向虚空讨论路径,或通过语音抢答技术要点,思想在数字空间中激烈碰撞,仿佛置身同一间手术室。正如一位参会专家感慨:“这种‘零距离’的跨屏协作,让基层医生也能‘站在巨人肩膀上’学习。”
与会专家还就“规范化体系建立”“基层实时指导机制”“医疗同质化路径”等议题展开讨论。现场专家表示:“通过‘迈塔威’平台,基层医院可随时接入顶级专家资源,这对缩小区域技术差距意义重大。”另有专家提出:“标准化手术流程与数字化工具的结合,将为医疗质量管控提供可量化的依据。”
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耳鼻咽喉内镜微创手术领域正式迈入“数智化协作”新阶段。未来,随着多中心研究课题的推进与“迈塔威”平台的广泛应用,更多基层患者有望享受到均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。